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

中国网 | 时间: 2011-12-0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三)谋求合作共赢,区域竞争力提升。

环渤海三省二市在发展规划、招商投资、产业对接、交通物流等方面寻求协调融合(见表9),谋求产业发展对接,分工逐渐明朗。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商务金融合作日趋增多,异地消费和休闲旅游越来越趋于常态化。例如,2009年天津市实际利用内资中,有45.3%为其他三省一市的投资;口岸出口总额中,有39.6%来自于环渤海其他省市。

                        9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协调融合情况

年份

主要事件

融合成果

2004

京津冀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廊坊共识

标志着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开始建立。

2005

国家批复《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

提出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2007

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首次联合发布《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

提出在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区域商业的统筹规划、进一步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搭建联合招商引资平台等7个方面加强合作。

2008

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建成通车

京津半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

2009

签订《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

建立以海港口岸、边境口岸和各省区市内陆无水港口岸为网络通道,以跨区域现代物流和中国电子口岸为重要依托的北方地区大通关协作机制。

签订《泰达宣言》

提出:在未来的3-5年,以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大交通、大港口、大项目基地等资源的优先布局为先导,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联合发布《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

提出建立统一质量认证体系和市场应急保障互动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个城市商品信息资源共享。

签订《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

联合发行京津冀旅游一卡通,推动三地旅游市场一体化。

签订《京津冀地区共同建筑市场合作协议》

3年内实现三地企业在区域内建筑市场的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建筑市场一体化。

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

明确要建立城乡规划领域的协商对话、协作交流、重要信息沟通反馈、规划编制单位合制和共同市场机制,力争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

2010

津保铁路开工建设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预计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



三、紧跟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更迭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建立新的主导产业以重振经济发展。

(一)发展契机——“后危机时代”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彰显技术创新重要作用。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周期运动的主要因素。七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大力发展以节能家电、汽车、微电子等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八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并通过金融创新掌握了全球资产价格的定价权,从而长时间左右世界经济走向。

目前,世界创新中心正在发生转移,从欧美逐步向亚非扩散,向中等收入国家倾斜,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我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3]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区要想在未来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中抢占有利位置,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由价格优势向技术优势、创新优势转化。

(二)抢占高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应该说,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新形势,或是与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对接,还是谋求未来在国内外经济布局中的地位,这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环渤海经济圈以转型促崛起,全面起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多个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较好的基础。

1.北京全方位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

北京提出要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其中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居国内领先地位,生物质能、核能和地热能等产业也具有一定规模。目前,北京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已经成立,预计在2011年实现各类新能源汽车产销24万辆。北京在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新材料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成为北京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北京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集群模式和产业集聚度在全国处于领先。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世代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六大领域。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与集成提供了良好契机。

2.天津着力构建高端制造业高地。

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空客A320大飞机每月组装三架,大推力火箭、直升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正在研发制造。石油化工依托3500万吨原油、2000万吨炼油、130万吨乙烯和百万吨级PVC等龙头项目,发展高端石化产品,打造国家级重化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造修船、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十大成套装备,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装基地。电子信息以3G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加快高性能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光电子、软件等领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芯片、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重大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关键技术领航区。新能源新材料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装备等,现有3个大的电池厂,力神公司跻身全球锂电池企业前十强,风力发电组装整机生产厂家已经达到8个,占到全国四分之一的产量。

3.山东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新能源领域,重点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海洋能源、核电装备及LED照明、新能源汽车等发展。在新材料领域,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水平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培育出烟台万华、威海光威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新医药领域,优势产品地位加强,原料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威海威高、齐鲁制药等骨干企业保持较快发展,10余家企业销售收入进入全国百强。在新信息领域,软件中间件、集成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手机、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4.河北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优势。

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链比较完整,形成了保定、张家口等产业聚集区,其中张家口风电场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培育了英利、晶龙等光伏龙头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硅材料、碳纤维等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材料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子信息领域,建成了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的卫星导航产业链。在生物医药领域,依托石药工业园、华药工业园、神威现代中药产业园三大园区,扶持发展生物产业,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

5.辽宁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装备制造业体系比较完善,数控机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沈阳机床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数控机床和大型成套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造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大连船舶重工成为全国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居全球船厂第四位。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以锦州为核心的国家光伏产业基地聚集了数十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其主导产品单晶硅锭和硅片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硅片切割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环保产业成为辽宁振兴的一大亮点,形成了鞍山、本溪等以矿产资源利用为主,盘锦、锦州等以含油废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为核心,丹东以环保锅炉制造技术为主,沈阳、大连等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振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环渤海经济圈加速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区域合作体系,加快新一轮经济转型,带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郑海滨
     1   2   3   4   5   6   7    


    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中国信息报社联合成立的城市综合实力测评研究课题组,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引导我国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各城市正确判断其综合发展水平,发现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依托国家统计局详实的数据资源,开展了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测评。
    测评以统计、搜集、整理、分析和反映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基本现状及其发展变化的资料为基础,编辑出版《2011中国城市协调发展及综合实力研究报告》。 这项国家级的课题研究成果为研究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加强城市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效地开展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际间的比较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如何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1. 2011年12月25日16:00,《中国城市协调发展及综合实力研究报告》首发仪式;
2.2011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成果信息发布;
3.解读中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及综合实力测评体系;
4.主办方为邀请的部分城市举行颁奖仪式;
5.有关专家、学者演讲;部分受邀城市代表演讲;
6.中国网直播发布会;媒体见面会及部分主流媒体采访。

责任编辑:郑海滨 设计:满瑞 制作:刘智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zhenghb@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86-10-8882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