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
中国网 | 时间: 2011-03-23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三)气候特征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常给广州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市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2007年,广州市虽然一些地区出现局部性灾害,但基本没有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总体上属于偏好年景。
光热资源充足。200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州最暖的一年。广州市各区(县级市)日照时数在1481.7—2141.5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2.1℃—23.2℃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1℃—5.7℃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6℃—37.8℃之间。是年广州市各区(县级市)极端最高气温均未打破历史最高纪录,但35℃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同期罕见。
降雨分布不均。2007年,广州市各区(县级市)的总降水量在1370.3—1964.5毫米之间,除增城市接近多年平均值外,其余均比历年平均偏少,广州市老八区、花都区、从化市、番禺区的年总雨量分别偏少361.3毫米、284.3毫米、193.3毫米、113.2毫米,偏少幅度6.9%—20.9%。广州市老八区年总雨量为1370.3毫米,为全市最少,年总雨量之少为近年罕见。是年全市的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增城市多于西部花都区,北部从化市多于南部番禺区,各区(县级市)6月和8月雨量偏多,其中6月尤甚,增城市、从化市、花都区、广州市老八区、番禺区的月雨量分别多达581.7毫米、412.7毫米、363.3毫米、319.8毫米、259.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66.2%、12.2%、25.7%、12.1%、3.6%,引致广州市出现“龙舟水”灾害,从化市、增城市、广州市老八区等地有不同程度损失。而10—12月广州市雨量明显偏少,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全市范围内没下过一场透雨(日雨量≥20毫米的降雨),11月全市雨量最多的增城市也只有4.9毫米的降雨,其他地区雨量更加稀少,旱情十分严重。
季风气候突出。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广州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的偏北风因极地大陆冷气团向南伸展而形成,天气较干燥和寒冷,有时会有寒潮、霜冻、冰冻等灾害;夏季偏南风因热带海洋暖气团向北扩张所形成,天气多温热潮湿,常见灾害有台风、暴雨、雷电、强对流等天气。夏季风转换为冬季风一般在每年9月份,而冬季风转换为夏季风一般在每年4月份。
气象灾害频繁。2007年,广州局部地区气象灾害依然比较频繁。首先是雷电灾害严重,各区(县级市)的有雷季节长达186—223天,共出现66—80个雷暴日,全市共发生雷电灾害169宗,造成火灾爆炸事故7起,死亡11人,受伤10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是夏季天气炎热,各区(县级市)35℃及以上的高温日数为31—39天,比往年明显偏多。由于高温持续时间长,盛夏天气十分炎热,各地气象台(站)频繁发布高温预警信号。第三是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对交通运输和市民生活带来了影响。是年有几次强对流天气,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4月17日下午,受锋面低槽的影响,从化市、白云区等地出现雷雨大风并伴有冰雹,阵风达12级。5月26—27日,广州又出现暴雨和雷雨大风天气。黄埔区、花都区、从化市部分地方的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广州市区内多处马路被水浸,造成交通堵塞,白云机场有30多个航班受影响造成延误。
(四)水源特征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约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106.01万立方米,人均1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24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市,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达1591.5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为142.03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28.28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也很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门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2710亿立方米,年落潮量4088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的年径流量1377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